书写闽都宗祠 振兴乡村文化

福清俞氏宗亲联谊会 俞李忠 提供
2023-09-19

书写闽都宗祠 振兴乡村文化

【“闽都宗祠寻脉”工作纪实】

        宗祠是生长在大地上的“植物”,它记载着一个家族的血脉、迁徙与发展。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是以建筑形式存在的一部部家国历史。

        为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积极发挥宗祠文化的作用,让宗祠更好地成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载体,从 2022 年 11 月中旬起,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福州日报社联合开展“闽都宗祠寻脉”大型系列报道及出版活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文旅魅力。

        2023 年 8 月 31 日上午,由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福州日报社、新福建文旅频道组织牵头,联系福建俞氏宗亲联谊会、福清俞氏宗亲联谊会、福清里美俞氏文化传承理事会等单位,由谱牒专家王宾龙、省会俞龙辉会长带队,组织有关人员集中来到福清里美俞氏祠堂召开“闽都宗祠寻脉”研讨会;会后,组织专门人员成立采访组,对里美俞氏祠堂、南宅村西埔宗善俞氏祠堂、塘头村慎岩俞氏祠堂、龙田镇东营余氏祠堂、何氏祠堂、高楼施氏祠堂、方氏祠堂、张氏祠堂等开展实地走访和影像拍摄任务,为下一步在福州晚报、新福建文旅频道等媒体宣传报道做前期准备;

        此前,在以王宾龙为首的谱牒专家们带领下,已对福州地区六区七县广大地区的部分姓氏祠堂建筑开展阶段性走访工作,取得一些工作进展和研究成果。

        福清市,简称“融”,福建省辖县级市,由福州市代管,位于福建省东部、福州市南部,地处闽东山地与闽东南沿海丘陵平原过渡地带,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北与长乐区、闽侯县、永泰县交界,西与莆田市毗邻,东隔海坛海峡与平潭县相望,南濒兴化湾与莆田市南日岛遥对,总面积 2430 平方千米。

        截至 2022 年 10 月,福清市辖 7 个街道、17 个镇,另辖 2个乡级单位。截至 2021 年末,福清市户籍总人口 140.08 万人。

        福清名取自“山自永福里,水自清源里”一语中的“永福”、“清源”二词。闽龙启元年(933 年),置福清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 年),属闽海省;1949 年,福清解放,属林森专区;1983 年,改为福州市管辖;1990 年,撤销福清县,设立福清市(县级),福建省直辖,由福州市代管。

        福清为闽省东南巨邑,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誉,是全国著名侨乡,截至 2021 年,旅外乡亲达 100 多万。早在 4500 多年前,即有先民在此繁衍。考福清民众之先祖,多为中原及长江流域移民。他们分别在秦汉时期、三国两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迁徙福清卜居。为不忘祖宗,团结乡胞,纷纷建祠立庙。

        祠堂,旧时又称为“祠庙”或“家庙”,多建于墓所,故把祠堂称为“祠室”。按《礼记》规定,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祭祖。直到明朝,朝廷才开始允许老百姓建“家庙”。后来,祠堂多建于家族的聚居地或其附近。最早由于家族尚不多,便置祠与宅中,随着族丁的繁衍,便开始专门建起宗祠乃至支祠。

        祠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和民俗文化的代表。从民俗学家的角度看,祠堂是“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诠释时代文明”。作为中国民间保存最好的一种古建筑群体,祠堂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华夏祖先,从祠堂可知谱序流传。祠堂文化不仅独特,而且源远流长。祠堂文化作为地方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远在几千年前的夏商周便开始萌芽,到宋代形成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发展到了高峰。从某种意义上说,祠堂文化的繁荣侧面反映了这个历史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具体体现。

        祠堂里是祖先神灵聚居的地方,供设着祖先的神主,祭祀显祖就是祠堂最主要的功能。每逢春秋祭祀,全族聚会,齐集祠堂,由族长或宗主主持,作礼设祭。清明扫墓,先到祠堂,祭神主,然后分别至各房各家的墓地祭扫。通过祠堂祭祀,使族人常瞻仰先祖仪容,唤起家族团结。依靠血缘关系的纽带,维护和巩固家族权利和地位。

        祠堂的另一种重要功能是珍藏宗谱、纂修宗谱。宗谱是一种通过记传、论志、图表等形式,将宗族的血缘亲属、辈分、家规、家法等情况和谱系等记载下来,为本姓宗亲们掌握、遵照的特殊史籍。对一个家族来说,宗谱有教化、敬贤、理政、信史等功用。按照惯例,家谱十年一小修,三十年一大修,这个任务在祠堂里完成。通常要在祠堂里举行祭谱仪式,将一份家谱供在祠堂,其余按编号分给族人领谱保藏,家谱一般是一房一部,不得多印,掌谱人由房长担任,或推举本房贤能者为领谱人。

        祠堂有助学育才功能,祠堂里,在族人所捐赠的公田中,有助学的作用。专门用作对本族子弟助学、奖学或开设义学、义塾之用,通过读书走上仕途,也是光耀门庭、荣宗耀宗,提高整个家族声望的大喜事。

        祠堂又是宣讲学教理法的课堂。祠堂在祭祀仪式开始之前,专门向族人进行“读谱”,讲述祖宗艰难创业的历史,定时读家法族规,宣讲劝诫训勉之辞和先贤语录。让族人了解社会的伦理道德,纲常教,使族人了解家谱的内容,知道自己同其它族人的血缘关系,加强家族团结。

        祠堂还是讨论族中事务的会场。族中凡大事,关系全族之厉害者,如推选族长、兴建祠堂、维修家变、购置大片族产、同邻族打官司等,都有族长召集全体成年人在祠堂开会讨论。族人可以各抒己见,但族权至上,最后决定权在族长手中。

        祠堂又是家族的道德法庭。族长就像是家族明理法官,可以在祠堂公正执行家族的律法(家规家训)。在祠堂里,族中违反家法或族长认定违反族规的民事事件,从公处分惩治。

        祠堂是一个家族中的活动中心,用血缘关系作为纽带,把族众牢固地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团结的家族组织。

        我们应该对祠堂文化的形式及其内涵,进一步去发掘研究,去洞察和思考。通过这些文化历史遗产。人们可以托物寄情、托物寄史,托物来寻根访祖、瞻仰未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福清地区有祠堂 500 多座。这些祠堂形制堂皇,建筑宏伟,装饰华贵,为乡间建筑云集大成者。虽经岁月剥蚀,数度存废。但几经修葺,古风犹存,新貌礴现。极具考古、人文、建筑、艺术的研究价值。

        采访组与族人们全面、认真的参观了各地的祠堂、古建筑、古民居(祖厝),深入了解当地的人文、发展历史和脉络,共同现场研究探讨有关姓氏源流、族谱编撰、祠堂文化、古建筑、古民居、民俗文化、根亲文化、乡贤文化、华侨文化等,沿途考察了龙山街道、海口镇、龙田镇、龙江街道、音西街道等地的村容村貌,深入挖掘、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

        先后陪同省会俞龙辉会长接待、走访的有:福清俞氏宗亲联谊会、福清里美俞氏文化传承理事会的俞宏彬、俞士林、俞桂茂、俞秀清、俞宏镇、俞宏兴、俞守明、俞建法、俞李忠等宗亲;

        俞龙辉会长、新福建文旅频道摄影师李记者、热心宗亲俞李忠全程参与了走访活动;

        龙田东营余氏祠堂理事会会长余乃玉先生带领理事会主要成员热情接待了采访组一行,并向采访组赠送了一套珍贵的族谱资料。

        会后,部分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闽都宗祠寻脉工作纪实01.jpg闽都宗祠寻脉工作纪实03.jpg闽都宗祠寻脉工作纪实02.jpg闽都宗祠寻脉工作纪实04.jpg闽都宗祠寻脉工作纪实05.jpg闽都宗祠寻脉工作纪实06.jpg闽都宗祠寻脉工作纪实07.jpg



塘头村俞氏慎岩公祠现场研讨祠堂文化摄影师、记者对塘头俞氏慎岩公祠进行拍摄、采访俞龙辉会长与谱牒专家王宾龙先生亲切合影留念采访组参访龙田东营村古建筑、古民居龙田东营村新编《余氏家训》飞檐翘角、气派堂皇的东营余氏祠堂摄影师、记者对东营俞氏祠堂进行拍摄、采访东营余氏祠堂理事会会长余乃玉先生热情介绍、如数家珍省会俞龙辉会长倾情交流,现场气氛热烈里美、西埔、塘头、东营、龙田多地宗亲相互亲切交流,共谋友好合作和事业发展,现场气氛热烈,充分体现和表达了福清人民血浓于水的真挚情谊。部分与会人员在里美俞氏宗祠合影留念

福清俞氏宗亲联谊会

福清里美俞氏文化传承理事会

2023 年 08 月 31 日

追根溯源 继往开来 传承文化

分享
下一篇:這是最後一篇
上一篇:這是第一篇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