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征博引】俞鹏飞:俞良甫和俞氏传统木刻雕版(总第113期)

俞鹏飞
2021-08-08

【旁征博引】俞鹏飞:俞良甫和俞氏传统木刻雕版(总第113期)

原创 上海 知俞先生 俞学交流 2021-08-08 16:43
卡布里的月光


图片

1367年,中国的至正二十七年,日本的正平二十二年,在日本的当时的都城京都的岚山北方,小仓山东麓,皇室的别墅所在地的嵯峨,从唐山来了一位雕版工匠。
京都是日本文化的摇篮 日本故都,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享有“千年古都”之称。
这位唐山工匠能在纹理细致的木板上,运用不同刀具和刀法,刻出文字和花纹,可以印在,宣纸、绵麻纸或画绢上,装订成册。唐山来的工匠的雕技精致,手法娴熟,字体隽秀,版面整洁。很快,就引起了一些皇室贵族、仕人官宦、迁客骚人的关注。
这位雕版工匠就是来自中国福建莆田俞里村的俞良甫。当时元末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军肆意而起,农民起义军有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徐寿辉等群雄割据,战乱不断,元代仁德里台谏坊(今西天尾澄渚村俞里)俞良甫带着一批刻工,为避战乱,带着“俞氏传统木刻雕版”技艺,漂洋过海,东渡扶桑。
他们碾转来到京都的嵯峨,以刻书为业,先后刻《春秋经传集解》、李善注的《文选》、《昌黎文集》、《唐柳先生集》、《陆放翁诗集》《月江和尚语录》、《碧山堂集》、、《宗镜录》、《传法正宗记》及佛经、小学(字书)课本等几十种。
俞良甫在日本雕板印书即“台谏板”书里均刻有题识,如:
“中华大唐俞良甫”或“福建兴化路莆田仁德里住人俞良甫”。日本学者赞叹他“对日本文化之助力,实有可永远记忆者矣”!

图片

俞良甫所刻的书称“元人俞良甫版”又称“博多版”,为日本“五山文化”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五山禅宗宋时从中国传播到日本后,催生了日本的五山禅宗文化。把中国的禅与非禅元素融入禅宗文化之中,给予日本的建筑、文学、绘画、雕刻、书法、茶艺甚至政治、贸易、外交等各领域以巨大的影响。
雕版印刷技艺在中国有1300多年的历史,人类从手写到雕版印刷,复制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在文化传播上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据日本至德元年(公元1384年)四月刻《传法正宗记》跋云:“福建道兴化县仁德里住人俞良甫,于日本嵯峨寓居,凭自己财物,置板流行,岁子孟夏四月谨题。”。俞良甫在嵯峨一住就是二十年,才海归本土,成为莆阳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远赴海外的华侨。《莆田县志·人物传》对俞良甫也有记载。
但由于现代印刷技术的飞跃发展,从木版雕刻印刷到活字印刷,再到到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激光照排印刷的普及,使用了千年的人工雕刻印刷术,终因汉字的不适用被迅速被淘汰。
对此俞家雕版印刷技艺第十八代传人俞万奇,看到家传的木刻雕版技艺濒临危亡,非常担忧,莆田里人吴永坤先生也大声疾呼,他们呼吁政府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把传统木刻雕版技艺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13年4月,《俞氏传统木刻雕版》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科技的进步,淘汰是不可避免的,但“俞氏传统木刻雕版”将永远留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里,留在莆田的历史里,留在俞氏族人的心目里。


图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相关阅读↓↓↓

【还看今朝】海派漆器、俞氏百宝镶嵌传承人俞平 (总第109期)

【今朝风采】俞升寿,耄耋之年再创“漆”上风流(总第95期)

【还看今朝】俞鹏飞:关于创立俞学研究(总第110期)

【守望师道】俞达珍:生命与使命同行--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

              谢万智词坊:中华俞氏之歌


返回顶部,图片俞学交流 点击关注公众号


分享
下一篇:這是最後一篇
上一篇:這是第一篇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