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征博引】蔡元培为《诸暨次峰俞氏宗谱》作序

2020-07-22

【旁征博引】蔡元培为《诸暨次峰俞氏宗谱》作序

原创 蔡元培 俞学交流 2020-07-22 18:18

图片

知音
次峰俞氏宗谱始修于宋,初版毁于元。明永乐八年(1410)到民国22年(1933)有过十七次正修。自民国丁巳(1917)年续修以来,次坞社会稳定,农林兴旺,经济发展,人民温饱无忧。因此俞氏家族就有萌发了再续修家谱的愿望。于是成立了以族长俞品芳为首的修谱班子,分为监定、纂修、参定、总管、总理、督理、司事、理系、校对、执事,共计84人,以俞韵琴、俞乃恒为主纂,是次峰俞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修谱。
谱序在每部家谱里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族人往往以能请到达官贵人、社会名流来撰写的序为家族的莫大的荣耀。
    在次峰俞氏决定续修家谱后,中共创始人俞秀松的父亲俞韵琴,即恳请民国两位文化大家蔡元培、戴季陶能为次峰俞氏撰写谱序。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曾任国民党常务委员兼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1917年至1927年的北京大学校长,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蔡元培知道俞秀松,首先他和陈独秀的关系非同一般,也知道陈独秀和俞秀松在上海组建共产党,1919年俞秀松曾在北京参加了北京工读互助团。又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旁听,也算是他的学生輩。
    戴季陶、蔡元培并不避嫌,不因为俞秀松是共产党的创始人,也不管民国政府正紧锣密鼓地准备集中了100万军队,200架飞机,向共产党的江西红色苏区发动第五次军事“围剿”,毅然决然为《诸暨次峰俞氏宗谱》作序,完稿的时间都是癸酉(1933年)6月。
       蔡元培先生作的序,还是首次发表,全文如下:

    諸暨為浙東壯縣,舊分七十二都,都必有著姓居之,如十二都指孟、十四都之周,十九都之楊、二十都之邊若壽,三都之章,四都之方其較大也。俞氏聚居西鄉正九、附九諸都。地鄰蕭山、富陽,而以次峰為其宗姓,環而拱之,蓋二十餘族,俞氏誠諸暨著姓也。
   考其受姓,出於邘,後去邑為於。五代時,有肖卿者,世居浦江。生子三,曰孟仁、曰仲仁、曰季仁,敦詩書而說禮儀,顏其堂曰“大明”。會世亂方殷,為全宗祏計,分為三姓,孟受宗姓,尋徙蕭山,析居次塢,更姓俞;仲改性餘,遷龍遊;季改性俞,遷越治。兄弟分離時,更其堂曰“分荊”,勒記於堂,以為子孫符識,三姓綿綿繩繩,而族益大。自居次峰,閱三十餘世,分徙者百餘處,譜別為二十一,清道光間,有裔孫孝廉方正名銶者,懼族大人眾,將不辨尊卑親疏也,創議二十一族為一譜,建大宗祠曰“古邘堂”,示族所自出。自是厥後,閱十六年増修宗譜一次,其費用或出自租息,或按丁征取。至民國十八年,孝廉君曾孫浚淵見農村生計日絀,按丁征取非所以維護族人也,發起續捐以繼先知。真同聲贊助,募田四十餘畝,銀圓二千六百餘,並原有資產,權子母儲為修譜基本,由是永免按丁征取之煩,傳曰:“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浚淵君可謂善繼善述矣。
  本屆續修,計男女丁口一萬五千有奇,仍聯數十村為一譜,例大率為舊,以世為經,人為緯系圖、行傳粲然畢備。其宗人韻琴問序於予,予惟我國素以宗族為民族聯合起點。譜牒之學東南尤為重視,運用得其道,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足為鄉村之基,不得其道,則自恃宗姓強盛,於是眾暴寡強淩弱,侈然自大,不復努力前進,且為國家殷憂。予感世變日亟,民族有動搖之虞,俞氏之姓,正正多君子,人用貢瞽言以質之。
                                        中華民國二十二年六月,
                現任中央委員兼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院長紹興孑民蔡元培撰


分享
下一篇:這是最後一篇
上一篇:這是第一篇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