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征博引】聊聊南楚俞氏

2020-07-11

【旁征博引】聊聊南楚俞氏

原创 上海 知俞先生 俞学交流 2020-07-11 17:22

图片


流动的城市
湖南俞氏总人口在10年前的统计,大概在1万3千多人,全国排名13位。这里主要介绍在湘的南楚俞氏
南楚俞氏和东粤俞氏源于福建。始祖为俞寓程,明成化后期(约公元1480年前后)从客家早期的聚散中心,福建的宁化县石壁村迁至广东潮州府程乡县,(今梅县长沙镇黄洞村、小密村)。传至五代三兄弟分房。一地名命名,分别为:长房俞昭俊居黄洞为《黄洞房》、次房俞昭倬居小密为《小密房》,三房俞昭伦居扶贵为《扶贵房》。
最早出现南楚俞氏族谱记录的是黄洞房十世祖必端公。必端,字俨,生于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六月。但是必端公前面到始祖共九代没有年代记录。
在康熙四十四年(1701年)左右,长房《黄洞房》和次房《小密房》中第十二、十三代世祖中的七位有三人,首先分批乘着“湖广填川”的尾声,从梅州长途走来,到了洞庭湖周边,湖南湘阴县沙田围落脚。
康熙年间的确出现了大批客家从粤东南由南往北“回迁”现象。主要因为,部分客家人和当地潮汕人相处不是很融合,发生排斥现象;当地土地山林资源紧缺,容不下纷至沓来的客家人;康熙年间发起“湖广填川”,大批客家人北向迁徙。有的地方出现‘丁口半出流寓’的现象。
十二世祖瑞发公是梅县俞氏中迁湘第一人。他带着仕柯公、从荣公三位迁家小最早来湘,时间约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的秋天。来到湖南省湘阴县沙田围。见这里土地肥沃,就不想走了。随后四位公公陆续也来到湖南,他们是仕隽公、仕秀公、伟升公、晋升公。
后入湘的都以以瑞发公、任升公迁湘地为落脚点,先后来湘寻找新的迁徙地。他们分别来到湘阴县、善化县、宁乡、益阳等地。先廉价圈收土地或开荒试种。最后,仕隽公迁居宁乡县泉湖紫薇山;仕秀公迁居宁乡县秧田冲;伟升公迁居宁乡县;晋升公迁居宁乡县萧家冲。七公公入湘来齐是在公元1704年起的五、六年之内。他们开创了南楚俞氏基业。意味着。“南楚俞氏”开宗。后人称为“七公公发脉”
以后南楚俞氏后人一部分又陆陆续续分散到了华容、南县、湖北的石首、公安、江西、及安徽的宣城、南陵、建平一带。
南楚俞氏在咸丰六年(1856)首次修谱;光绪十一年(1875)二修;民国五年(1916)三修;民国三十八年(1949)四修。南楚俞氏最著名的人士是辛亥元俞倬云将军,生于1891年,保定二期出身,中将衔,抗战中参加过长沙保卫战,。抗战胜利后俞倬云解甲归田,并主持在1949年完成了《俞氏四修族谱》,宗谱主要以瑞发公、任升公为主线,刊印四十套,但存世极少。

作者介绍

图片知俞先生(知愉先生),俞鹏飞。曾是上海著名房地产评论家,在上海电台、东方电台、上海电视台 《第一财经》分别主持房地产热线节目。2007年首提将俞氏研究作为学科,称为“俞学“,已撰写俞氏相关研究文章近三百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可点击手机屏幕左下角阅读原文

图片


分享
下一篇:這是最後一篇
上一篇:這是第一篇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