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征博引】祖德宗功终将不朽——致敬杉江俞氏先祖

2019-11-27

【旁征博引】祖德宗功终将不朽——致敬杉江俞氏先祖

原创 江西广丰 俞文军 俞学交流 2019-11-27 18:06

 图片点上方“俞学交流” 点击 关注公众号

图片

历史总是在相似的轮回中不断前进,其间演绎的或风花雪月或烽火狼烟,都将被一一湮没,唯有被笔墨化成了文字才能穿越千年的时光,流淌不息,从而为后世所谈笑,所传颂,所铭记。

曾令世界瞩目的盛世大唐亦不可避免地陷入轮回中,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祸党争等系列事件的折腾,导致国力渐衰,民不聊生,九世纪下半叶,终于发生了给李唐皇朝致命一击的黄巢变乱。

是时,生于世宦门庭的俞稠正官居刺史,坐镇睦州,负一方重疆的守土之责,但俞稠深知历史前进的车轮终将碾碎一切企图阻挡的障碍,其毅然封印挂冠,潜居江湖,不问世间的风云变幻。

俞稠逝后,卒葬异乡,无数年,大唐灭亡,终成历史,中原地带进入混乱不堪的五季时代,狼烟四起,鲜血遍地。其四世孙俞弼父,为避兵燹之扰,携家远迁信之永丰瑜山,鸡鸣乡村,炊烟僻壤,安居乐业,倒也惬意。

迨至七世孙俞彦济,擅言辞,仁智尽显,处乡党,信义兼具,有古烈士之韵。时适中国史上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彦济遂游外为商贾,后归殖产业,虽膏腴之田弥望,而不自知其有。

宋徽宗年间,俞通甫仰仗其父俞彦济创下的庞大产业,由瑜山徙杉溪筑居。志欲光前惟有诗书继世,俞通甫高筑学馆,延聘名儒,义方课子。

宋孝宗淳熙甲午(1174年),俞通甫次子俞吉卿以明经中江浙省元,同期,长子俞国卿进秩宣议郎,赐绯鱼袋,兄弟干蛊尽瘁,恩波首沐,之后杉江俞氏耕读传家,科甲蝉联,簪缨累世,渐成信郡丰邑之著姓。

宋理宗淳祐辛丑(1241年),俞掞登状元徐元杰榜进士。宋理宗景定壬戌(1262年),俞克堪登状元方山京榜进士,兄弟巍榜,传为佳话。

理宗淳祐乙巳(1245年),俞克堪幼子俞宗英出生。

自幼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俞宗英,疏朗不羁,风韵高迈,宛若松间一缕清风,涤荡着凡世的俗尘,他年得步父祖芳躅,科甲登第,挥斥朝堂,自是探囊取物。

江南多情夜,云月摇竹影。出身于江阳巨族,浮石毛氏的大家闺秀毛惠贞正痴痴地凝望寥廓星云,随侍丫头抿嘴笑问:“何所思?”惠贞低眉嫣然,欲言又羞,谁能知我思一缕婉约诗意,等一捧盖世风华呀?

因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宋度宗咸淳丁卯年(1267年),在一个晚雪初霁,春风料峭的日子,正处于桃李年华的毛惠贞被红顶大轿迎进杉江,郎才女貌,夙愿得偿。风流才子的挑灯夜读,飘逸神韵,如画佳人的红袖添香,流转秋波,恰似江南烟雨里绝妙的诗章。

那水波荡漾,杨柳轻拂的永平溪畔,山峦叠翠,烟雨氤氲的五峰山麓,都曾刻下他们的岁月情思。倘若余生真能如此静好,倒也不失为人生佳话,奈何世遭离乱,北胡觊觎,关塞沦丧,生灵涂炭,俞宗英掷笔奋起,毅弃儒经,醉心兵书,倾情刀剑,蓄须明志,誓效班超,成就一番不世功业。

当北狄的豺狼之师,掀起问鼎中原之风,席卷黄淮,由川蜀战场向荆襄战场转变之际,新婚的俞宗英被朝廷授予承信郎。在那天下震荡,神州即将沦丧的前夕,他跪拜垂老双亲,惜别贤淑娇妻,远赴异乡,履职知县,负起翼护一方平安之要责。

宋德佑元年(1275年),胡马的铁蹄碾碎了江西大部,文天祥起兵勤王,谢枋得被授为江东提刑,捍卫饶、信、抚三州,举兵抵抗汹汹南下的蛮旅。同年十一月,谢枋得以江东提刑兼江西招谕使,知信州。宋景炎元年(1276年),文天祥经略江西,江东制置使谢枋得再组义兵,但随后惨败铅山,乃远遁福建,在闽浙赣的边界地带秘密活动,积极联络义人志士,力图配合文天祥收复失地,再造大宋的一隅江山。

谢枋得弟子,曾累官至建宁通判,史称循吏的徐炎午与俞宗英之父俞克堪不但是同邑名士,亦是同年进士,更是歃血盟誓的铁哥们。当谢枋得兵败铅山,准备再举帅旗之际,徐炎午悄然来到杉溪,和俞克堪筹划举义事略。世受宋恩,出处大节,始末无愧的俞克堪宝刀虽老,但慷慨激昂,誓欲身先杀敌,以纾国难,而血气方刚,继前志,重大节的俞宗英,自是不肯让老父蹈险,遂于杉江筹建俞氏子弟兵,移孝作忠,亲临沙场,甘冒矢石,以死报效社稷江山。

端宗景炎丁丑(1277年)四月,文天祥反攻江西,俞宗英积极响应,率部拒敌,但神州陆沉,难觅一方静土,历史大潮已势不可挡,身为县令的俞宗英深知城破只在旦夕之间。满脸悲愤的他长啸河边,轻弹剑锋,弧光潋滟中似乎听到家乡鸥沙亭外的曲水流觞,亲人长叹,故旧高歌,而此时的城外,胡马嘶鸣,锋镝清脆,俞宗英已顾不得那么多了,只愿驱尽鞑虏,还海内清晏,以期早日卸甲归田,奉养堂亲,诗书课子,坐看佳人的倾尘笑靥,什么千寻荣华,万丈富贵,亦不过粪土而已。

城墙已残,鲜血飞溅,俞宗英披甲跃马,长剑出鞘,率部劈入蜂拥而至的蛮夷阵中,寒芒所及,如千山朗月,高悬中天,漫洒辉光,涌起阵阵冷潮。

俞宗英纵横沙场,往返冲杀,剑光如匹练般在烽烟血气中闪烁,终因寡不敌众,深陷重围,人困马乏,他一身血污,唯独那柄经过战袍擦拭的长剑还亮如霜雪。

孟夏的傍晚,落日已将大地截为两段,满面蒙尘的俞宗英,回首身后,那支从杉江带出来的子弟兵已所剩无几,其自知势难全退,遂高挥长剑,血脉贲张,率部勒马再次冲入敌阵,锋气所指,似飞坠流星,惊雷激荡,尽驱愁云,碎成片片火星。当其再度回眸,只剩滚滚黄尘,俞宗英深知大势已去,就如大宋的江山一样即将完结,倘若能活着突围,未必不能重整兵马,光复大汉河山,可惜没有以后了,他仰天长叹,脑海中的家国已然散尽,隐隐传来老父的叹息,弱子的哭声,还有娇妻的一抹芳踪,影影绰绰,似乎飘着家乡金吾山上映山红的香气。

俞宗英策马奋前,朝着家乡的方向全力冲刺,而敌军衔尾追击,疲惫不堪的他再也无力拼杀,前面已是一片密林,俞宗英翻身下马,踉踉跄跄奔入,滚进茅草丛中,将自己引以明志的长须囊入喉中,须臾气绝身亡,一缕忠魂,将归何方?

噩耗传来,天日惨淡,愁云敝日,俞克堪老泪纵横,掩面而泣。兄弟俱逝,子侄殆尽,面对懵懂无知的一干孙辈,如何守业抚嗣,挽狂澜于既倒,是摆在其眼前的当务之急。

听闻夫君的死讯,毛惠贞痛极晕厥,志欲殉夫,奈堂有白首,阶有黄口,势难撒手,唯以妇孺之身,谨怀松柏之操,奉亲育子,共克时艰。因苦思亡夫,操劳过度,终致目眇。

虽经勉力支撑,但在家国多难的艰阻之秋,开支日繁,祖业渐散,其间多少艰辛,都已湮没在千年浩荡长河里,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俞宗英殉难后不到二年,国殇崖山,赵宋陨落。

流年偷换,六年只是倏忽间,又逢儿子的祭日,俞克堪双唇颤抖,但枯干的眼眶再也流不出点滴浊泪,也无力再去墓茔看望长眠于此的幼子,所幸膝下群孙辈渐已长大,更有儿媳毛惠贞的鼎力扶持,他感到自己已是油尽灯枯,难以支撑,一念倾颓,悲伤袭来,带着满怀的愤恨猝然离开了这饱经离乱,家国残缺的世界,黄泉路旁,奈何桥畔,此生的诸多故人,都在朝他遥遥致敬,致敬其为捍卫民族尊严而作出的巨大牺牲。

多年后的仲秋晌午,梧桐树叶开始泛黄,最先凋落的那片已悄无声息地飘入庭院角落,耄耋瞽眇,铅华洗尽的毛惠贞透过窗看着湛蓝如洗的天空,万里苍茫,无限寂寥。面对那把见证了诸多繁华,而今落满尘埃的瑶琴,毛惠贞心潮起伏,呢喃细语,不知有谁能理解她那早已寸断的柔肠?

她来到夫君墓前,坐在那棵半个多世纪前亲手栽种的松柏旁,默然良久,任愁绪随意流淌……不觉已斜阳,蹒跚返回那曾留下短暂甜蜜回忆,而今子孙满堂的家中。

房内红烛垂泪,墨淡弦断,窗外寒月无声,蛩响萤舞,少女时代曾凭眺遐思的苍穹星辰依旧寥落,而今子贤孙孝,祖业恢振,自己励志肩负的大任已然完成,生则无所可憾,死亦无所可愧,一念及此,遂召子孙于榻前听训,唯望逝后与夫仝穴,去续上那一场未尽的婉约诗意和盖世风华。

乱世惜浮沉,执着何曾悔?岁月流逝,烟云早已散尽,但那场血与火中的不屈抗争,却永存青史。

愿些许墨迹,得以永世铭记先贤之不朽功业!

赞先祖俞宗英

——致敬杉江俞氏十四世祖俞钟的民族气概

胡马蹄鸣宼宋边,青锋鞘啸著新篇。

英雄殉道千秋颂,烈士芳踪万古绵。

赞先祖妣毛惠贞

——致敬杉江俞氏十四世祖妣毛惠贞的松柏气节

闺阃红颜韵万千,灯花瘦尽数流年。

不愁孤雁悲秋夜,但冀夫君耀后先。

杉江俞氏大字行·文军

戊戌·早秋·饶州

你也有与俞氏相关的事迹可在俞学交流平台内展示,与宗亲交流苦于无法在文章下留言?联系俞学小助手吧。

“俞学小助手”微信号yusfamilysearch

长按下方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图片

编者注:俞氏小助手暂无能24小时在线,如果有怠慢,请见谅。

返回顶部,图片俞学交流点击 关注公众号 加入一起交流


分享
下一篇:這是最後一篇
上一篇:這是第一篇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