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俞氏祖源圣地碑》碑文解读

2024-07-19

总会公告题头.jpg

按语《河间俞氏祖源地碑》碑文由当代历史文献名家姜亮夫高足等资深学者执笔,字字敲边定角,彰显俞氏荣光。由于碑文古雅,引用典故、成语较多,广大宗亲平时少接触,为了便于大家学习理解,总会特转发由总会碑文起草委员会撰写的《河间俞氏祖源地碑》碑文解读。

中华俞氏宗亲联谊总会   

2024年7月17日   


《河间俞氏祖源地碑》碑文解读

《河间俞氏祖源地碑》碑文用文言文书写,因受字数限制,行文较为简练,对不常接触文言文的读者而言,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河间市政府委托俞楚园意译为白话文。但白话文以直译为主,仅补充一些原文省略的意思,无法对碑文展开充分解释。为了避免误解误会,特作以下详细解读以便于海内外俞氏宗亲们可以深入理解碑文内容。

1、曰若稽古。   此为成语,出自《尚书·尧典》第一句,意为稽考远古之事。“曰若”是发语词,曰与粤为通假字,故有些家谱常简化为“粤稽”一词。

2、先王克明俊德,别姓氏以亲亲。   先王,此泛指三皇五帝。后世也常对夏商周三代之王称作先王。克明俊德,成语。《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别姓氏以亲亲此句隐括上古家族姓氏、婚姻、亲疏等伦常大事。《潜夫论·志氏姓》:“昔者圣王观象于乾坤,考度于神明,探命历之去就,省群臣之德业,而赐姓命氏,因彰德功。”《国语·晋语四》云:“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 《史记·五帝本纪》也记载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可知“赐姓别氏”是中国早期氏族社会一项重要的习俗制度,故《白虎通·姓名篇》云:“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

    3、而俞氏有始祖名跗者,为黄帝时医也。   俞跗是俞氏始祖,为后世公认。《资治通鉴》卷七十九胡三省注“俞赞”引《姓谱》云:“俞,古善医俞跗之后。”郑樵《通志·氏族志五》:“俞氏,古有俞跗,善医。”这是姓谱氏族类专著认可俞跗为俞氏得姓之祖。而俞跗得姓,极可能来自神农氏第八代(最后一代)炎帝榆罔,本为姜姓。应劭《风俗通义·姓氏篇》谓:“盖姓有九,或氏于号,或氏于谥,或氏于爵,或氏于国,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居,或氏于事,或氏于职。”俞跗得姓于榆罔,符合“或氏于字”这一条规律。《白虎通·姓名篇》亦云:“或氏于王父字者何?所以别诸侯之后,为兴灭国,继绝世也。王者之子称王子,王者之孙称王孙,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各以其王父字为氏。”这里所谓“以其王父字为氏”,是指以先王(一般指祖父以上)的字作为姓氏。俞跗若原是神农氏王孙,从王父榆罔获得俞氏,便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详俞楚园《俞跗或是出自炎帝系姜姓初探》一文)。

至于俞跗其人和事迹,先秦两汉,流传到今天的文献,至少有七八种做了记录。

,先秦楚国隐士《鹖冠子》卷下《世贤第十六》:“庞煖曰,独不闻俞跗之为医乎?已成必治,鬼神避之。”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十第九章:“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踰跗。”讲述了踰跗医术高超故事。

,西汉刘安《淮南子》卷十八《人间训》:“虽有扁鹊、俞跗之巧,犹不能生也。”东汉高诱注:“俞跗,黄帝时医。”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五《扁鹊仓公列传》:“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接着讲述俞跗如何医术高超故事。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应劭云:“黄帝时将也。”

,西汉刘向《说苑》卷十八《辨物篇》:“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柎。”也讲述俞柎如何医术高超故事。

,东汉班固《汉书》卷三十《艺文志》:“《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二十三卷。”唐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黄帝时医也。”

,东汉郑玄《周礼注》卷五《医师篇》:“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郑玄注:“岐伯揄柎则兼彼数术者。”又注曰:“揄,羊朱反,本亦作俞。岐伯揄柎皆黄帝时医人。”

,西汉扬雄《解嘲》:“吾亦笑子病,不遇臾跗与扁鹊也,悲夫。”

这些记载足证俞跗为远古名医,而依据东汉高诱、郑玄、应劭的注释,俞跗为黄帝时医,俱言之凿凿。俞跗两字的不同写法,都可理解为当时的通假字。

4,传国于后。   神农氏有尝百草故事和《神农本草经》传世,可知为上古医学氏族。第八代神农氏炎帝榆罔失天下,俞跗盖其孙辈,以王父榆罔字得姓,并且在黄帝时有封国,符合早期氏族社会情形,如后世周武王灭商仍封纣王之子武庚为诸侯一样。俞跗作为神农氏医学传人且为一方诸侯,契合古人“继绝世”观念,因此先秦两汉文献只称俞跗为黄帝时医而不言为黄帝臣,也间接说明了俞跗是与黄帝同时代有家有国并以医术闻名的诸侯。

宋罗泌《路史》卷二十九:“俞,鄃也。俞跗国,今大名夏津西南五十有鄃故城。”罗泌和俞氏非亲非故,所作《路史》径称大名府夏津西南有“俞跗国”故城,则其必有当时所见资料。商代青铜器《小臣俞犀尊》记录俞国首领“小臣俞”随商王征战之事,证实了商代确有俞国。这个国,从《路史》透露的信息可推测为上古俞跗传下。再从地望上看,清代出土的几件俞国青铜器在山东梁山一带,与夏津不远。《太平寰宇记》卷六十四《河北道十三》还有一条佐证,在夏津北边约四五十里地的绎幕故城,据《郡国志》:“殷至祖乙时,置驿于此。”这就隐隐表明,商代的俞国是一个军事强国,势力南至梁山,北及绎幕,后期的商王朝不得不有所防范,置驿于绎幕颇有监控之意。宋代罗泌有否见到唐宋时出土的相关文物资料,我们不得而知,他博采众典著成《路史》,断言鄃县故城为俞跗国,信其当有凭据。具体的论证,见俞建文、俞强所作《俞跗和俞跗国述略》。河间俞氏祖源圣地碑文解读.jpg

5、降及三代,禹导鸿水,九泽既陂,厥有河间。   三代,夏商周。禹导鸿水,指大禹治水。《吕氏春秋·爱类篇》:“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禹于是疏河决江,为彭蠡之障。”是洪水也作鸿水。《尚书·禹贡》有“九河既导”、“九泽既陂”两句,意指江河湖泽疏导治理成功。就下文“厥有河间”而言,用“九河既导”更贴切,行文为避免“河”字重复,故用“九泽既陂”取代。“河间”一词,最初见于《战国策·秦策五》“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史记·甘茂列传》“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可知战国时为地理概念,区域甚大,一般指黄河下游分流出海的两河之间,谭其骧先生《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春秋时期全图》《战国时期全图》以及春秋《齐鲁图》,都绘有比较直观的两河之间。马王堆汉墓竹简《战国纵横家书》记载了秦相吕不韦私纳燕国所献“河间十城”之事。后世作为行政区域的河间,相对较小。《汉书·地理志下》有“河间国”,唐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在两河之间。”其实是仅占两河之间的一小块。总而言之,大禹治水之后,黄河下游流域出现多条河道出海,于是形成河间之地。之所以要写出“河间”,是为后文作铺垫。

6、殷周承命,有典有冊,封土之邦千百,而俞居其一。   夏朝之后,殷和周相继取得王朝统治权。有典有册,成语。《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典册即简牍类书册。封土之邦千百, 《汉书·地理志上》:“周爵五等…不满为附庸,盖千八百国。”《左传·哀公七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可见自夏至周,氏族部落受封诸侯国,说千百并不为多。俞居其一,   殷周两代之俞国,有出土青铜器为证。据俞建文收集,涉及古俞国彝器共有21件。足证俞国是殷周时众多诸侯国之一。

7、虽文献有阙,乃見之於彜器,曰亞俞父乙卣,曰俞伯尊,曰师俞鼎,凡十有余件。   传世文献确实难觅俞国记录(仅有《庄子》一例,见后),但在殷周两代彝器上见到了古俞国踪影。彝器是青铜器总称。亞俞父乙卣,俞伯尊,师俞鼎,举例的这三件,均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的《殷周金文集成》(具体著录情况参看本文附录:俞建文《涉古俞国彝器二十一件》)。俞楚园起草碑文时收集到18件资料,故行文作“凡十有余件”。

8、至春秋,鲁伯大父作仲姬俞媵簋,是归妹於俞国矣。   中国历史学将东周分为两期,前期为春秋,后期为战国。这件春秋时期的《鲁伯大父作仲姬俞媵簋》著录于《殷周金文集成》,编号3989。鲁国是周公之后,与周王室同为姬姓。长曰伯(或孟),次曰仲,仲姬,指鲁伯大父的第二个女儿。俞媵簋,俞即俞国,媵指陪嫁,簋,器皿,可用作礼器。这句话的大意,是说鲁伯的第二个女儿仲姬要嫁到俞国去,所以特地铸造了这件媵器作为嫁妆。铭文格式,是鲁女本姓+夫君之国成文,故曰“仲姬俞”。依周礼“同姓不婚”原则,可知俞国非姬姓。另一件铭文为“鲁伯厚父作仲姬俞媵盘”, “厚父”即“大父”,意思一样,区别在于这件嫁妆是一个盘。

归妹,用《周易·归妹》六五“帝乙归妹”之意。魏王弼《周易注》:“妹者,少女之称也。”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归,嫁也。”高亨先生《周易古经今注》:“帝乙,纣父也,归妹,嫁少女于文王也。”故本句“是归妹于俞国矣, 即“嫁女于俞国”之意。

9、爰及庄子,犹言俞冠,則延祚至战国可知矣。   俞冠,通行本《庄子·达生篇》作“紫衣而朱冠”,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司马本《庄子》作“紫衣而俞冠”,并注释说是“俞国之冠”。既然《庄子》文提到了“俞冠”,意味着战国早期,俞国犹存世。其时若无俞国,则不容有“俞冠”之说,“俞冠”绝非空穴来风。案,此典俞浙公《金字谱序》已提出,本文沿用浙公旧说。

10、其地望,考信于汉初,清河郡有鄃县,字亦作俞,在今夏津《汉书·地理志上》:“清河郡,高帝置。”县十四,鄃为其一。鄃字音shu,读音同隃、输,平声,如今夏津土著也读shu。但历史上这个字又作俞,读音也同俞yu。宋本《玉篇》“鄃,庾娱切”,《广韵》“鄃,羊朱切”,并音俞yu。《后汉书·郡国志》载清河国鄃县,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引清代著名学者惠栋曰:“音庾娱切,又音输。”说明鄃字自古就有两种读音。后来作为姓氏的写法俞,都统一为羊朱切,读俞yu。字亦作俞,(康熙字典可查)《史记·孝景帝本纪》:“故将军布为鄃侯。”布,指栾布,受封为鄃侯。《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吴楚反时,(栾布)以军功封俞侯。”栾布封“鄃侯”或“俞侯”,显然指同一件事。又《史记·吕太后本纪》:“四年,封吕媭为临光侯,吕他为俞侯。”《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故鄃城在德州平原县西南三十里,本汉鄃县,吕他邑也。”《史记》这三条证明了鄃、俞同为一地,而字有两种写法,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更是直接将“俞”认作为“故鄃城”。按照文字学发展脉络,早先应该是俞字,以后为了强调这是城邑,故加了个邑字作偏旁为鄃字(汉字右耳作偏旁时大多是个邑字)。《后汉书》之《马武传》《赵苞传》载马武封俞侯、赵苞封鄃侯,以及广陵王刘荆之子刘元平封俞乡侯,诸“俞”都是该地。可确信鄃、俞两字在整个两汉时期一直并行不悖。山东夏津地方有故鄃城,历代史志记录不绝,而确切的遗址可能是在平原县与夏津接壤的腰站镇阚庄村。

11、北与河间密迩,蓋近《诗·河广》之地也。   古黄河下游分流出海形成两河之间地域,古俞国地处今夏津平原一带,本身就在古黄河南流之北,北流之南的两河之间,与今天的行政区域河间市相隔不远,密迩,即靠近之意。春秋时,卫国多次迁徙,一度也在两河之间立足(详杨伯俊先生《春秋左传注》所附地图),《河广》一诗出自《诗经·卫风》,故本文作“盖近诗河广之地也”,   且《河广》是怀念祖国之诗,借用此典可寄托我们的思祖之情。

12、由是而知俞氏在河北,自黄帝迄汉,数千年瓜瓞绵延。   这里所说的“河北”,意指地理上的黄河以北,不是今天行政区域上的河北省。自黄帝时俞跗,到夏商周河间地方的古俞国,到汉初吕他、栾布封俞侯,而“俞”即清河郡鄃县,说俞氏在此地绵延数千年,完全有理有据。

13、故历朝所传俞谱,多谓望出河间(或署河涧),其由來远矣。俞氏“望出河间”不仅仅俞谱多有自署,其他有关古事类及姓谱之作,也认定俞氏主要郡望就是河间。如宋谢維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续集》卷十五《类姓门》:“俞,河间。”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卷十二:“俞,河间。角音。又望出汉东。”凌迪知虽指出另有一支俞氏“望出汉东”,但先列“河间”两字,仍表明“河间”是俞氏第一郡望。北朝时期,“河间”一词发生另一种写法“河涧”,有出土文物为证(详河间市文化局原局长田国福《河间——俞氏祖源圣地资证》一文)。也就是说,在南迁的俞氏堂号中出现“河涧”字样,与“河间”一样由来已久。

14、汉魏以至隋唐,姓谱之作弥多,而所传者鲜。   汉魏两晋南北朝,中国门阀制度盛行,从朝堂到地方,官吏多从世家大族中选拔,因此谱牒之作繁多,谱学成为一时之显,尤其是士族,其谱牒不论官修私修,都可以作为遴选官员的凭证。隋唐开科举,寒门始有仕途,但豪门贵族仍有优先资格,直到晚唐黄巢造反,大批高第显贵被屠杀殆尽,门阀制度才遭到彻底破坏颠覆,谱牒也不再被重视,于是许多传承数百年的姓氏统谱和世家谱牒湮没失传,除了后汉《潜夫论·志氏族篇》和应劭《风俗通义·姓名篇》残卷等传下,其他如《世本》《三辅决录》《百家谱》《姓苑》诸书,均无传本。即使唐太宗时期由皇家修订的《贞观氏族志》《姓氏录》等也不免渐渐失去真本乃至不传。元和年间林宝编撰的《元和姓纂》能传到今天,几乎是唐代姓谱的硕果仅存。

15、幸有中唐敦煌本《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一卷》今存,所录俞氏郡望有四,曰河间,鲁国,庐江,会稽,而河间郡八姓,俞居第二,赫然姓望之大族也二十世纪初叶敦煌发现的姓氏书有多种,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出版的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收录姓氏地理遗书,共五个卷号,即《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一卷并序》,《姓氏录》,《郡望姓源》,《氏族志》,《姓氏书》。郑炳林教授在前言《敦煌地理文书的内容与研究》中写道:“唐代姓氏书较多,但流传至今者甚少,所以敦煌所出诸卷姓氏书更为珍贵。”因此我们说幸有中唐敦煌本《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一卷》今存”,实出有因。该卷文书记录河间郡、鲁国郡、庐江郡、会稽郡为俞氏四大郡望,应该是真实反映了唐代俞氏的分布情况。其中河间郡出八姓,俞氏居于第二,为河间望大族当无疑义。

16、晋唐五代以还,俞氏渐次南迁,布在各州郡並海外,其分立堂号者殆数十百家,贤哲辈出。   从东晋到唐代,俞氏从河北山东一带逐渐南迁的具体情形,因文献有阙,一直不是太清晰。有一点可以肯定,各地家谱所记,凡署“河间堂”或“河涧堂”,最初必然是从河间迁出。五峰俞氏,是明确从山东青社迁徙而来,世系也分明。其间不乏自署为河间的,如宋代俞献可、俞伸等,可证明五峰也是“河间”后裔。南迁的时代延续也比较长,大致两宋元明时期,大部分北方俞氏已迁居南方。明清时,渐有小部分俞氏散居海外,以东南亚和朝鲜半岛为多。千百年来,俞氏知名贤哲各代均有,不胜枚举,为避嫌列名先后,此从略。

17、今集诸亲,立碑于河间俞氏故地,维家国情怀,行五常之道,以为绳武先辈,勉励后人云尔

这一句的解读,用白话本原文作结:今天,海内外各地俞氏宗亲代表相聚一起,郑重立碑于俞氏故地河间,以维系家国情怀,笃行仁义礼智信传统美德,并作为我们继承祖先宏业,勉励后代子孙的不朽纪念。

总之,碑文引经据典严谨笃实,无一字无来历。诚祈大家耐心查阅,足以明辨某宗亲在拜读解释<河间俞氏祖源地碑>》《俞氏宗亲旅行团抵兰州》等文对本碑文的曲解和无端指责

               

总会《河间俞氏祖源地碑》   

碑文起草委员会   

2024717日   


分享
下一篇:這是最後一篇
上一篇:這是第一篇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