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百宝镶嵌的原材料非常广泛,像金银、宝石、珍珠、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玛瑙、玳瑁、砗磲、象牙、青金石、绿松石、螺钿、象牙、密蜡、牛骨,珍珠贝、鲍贝、夜光贝。使用各种名贵材料镶嵌图案,正是百宝镶嵌的重要特点。现在由于材料稀缺,价格昂贵,除了国礼外,大多采用螺钿之类的替代品。
早在1958年,年仅25岁的俞昇寿一件《寿星》被选送到莫斯科参加世界青年大会获奖,一炮打响,成为俞昇寿为代表的俞氏镶嵌成名作。
老寿星的衣袍用料是采用寿山石,衣衫飘逸,上有百来个繁体“壽”字,俞昇寿硬是在寿山石上一个个镂出“壽”字,然后用珍珠贝嵌入,其中要有多少功夫、多少耐心、多少锲而不舍的精神。
自《寿星》在莫斯科获奖后,俞昇寿一发不可收拾,相继有《八仙过海》、大型地屏《松鹤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陈列后被收藏。
海派俞氏百宝镶嵌作品在上海南翔古漪园向市民首次展出↑